擴張國際版圖的藝博會

由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出版的全球藝博會指南中指出,2013年集團型(連鎖型)的藝術博覽會場次佔全球總場次高達24%,幾近四分之一,共有23場藝博進行擴張行動,其中跨洲擴張的藝博會有11家,比例將近48 %,反映出集團型藝博在藝博發展中的擴張趨勢。這場擴張版圖盛事中,又以巴塞爾藝術博覽會最早佔據歐美亞全球版圖,其他為人所知的分別是:英國斐列茲藝博會(Frieze Art Fair)、FIAC巴黎國際當代藝博會、藝術登陸新加坡Art Stage Singapore。

[譯]隨著Art Basel在香港展開,該藝術博覽會與在邁阿密舉辦是否會帶來相同的效果?

短短幾年內,香港的文化環境有大幅度的增長,特別是在商業領域。前陣子才與倫敦Rossi and Rossi畫廊創辦人Fabio Rossi開始在香港合資經營Yallay Space的當地藝術經銷商Jean-Marc Decrop,見證了香港20年來激進的變化。「當我初次搬到這裡,香港一點都不具國際性」他說,「市場提供的只有中國藝術。為數不多的收藏家則僅對傳統器皿感興趣,像是玉石、陶瓷、水墨畫等。而除了幾個具有象徵意義的空間,如少勵畫廊(Schoeni)和漢雅軒(Hanart TZ),多數畫廊寧可將裝飾性的物品做為主要的銷售項目。」他認為香港收藏家購藏作品的動機在於積累和保存財產,而非對前衛藝術的探索慾望。